期刊简介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并直接出版的高级医学科技期刊,以反映我国外科领域重大研究进展,努力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刊 以高、中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外科专业医生及相关的研究人员为读者对象,主要报道相关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以及对临床工作有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 研究。主要栏目有论著、荟萃分析、述评、专论、综述、病例报告、经验与教训、学术争鸣、讲座等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5330/R
- 国内刊号:11-53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双效期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L-Nω-硝基精氨酸甲酯对离断面神经的影响
冯云海;周梁
关键词:硝基精氨酸甲酯, 离断, 面神经再生, 口轮匝肌, 一氧化氮合酶, 材料和方法, 电极, 神经再生室, 诱发性, 抑制剂, 神经细胞死亡, 肌电图检测, 直流电刺激, 诱发电位仪, 戊巴比妥钠, 微量注射器, 面神经颊支, 腹腔内注射, 针状, 药物剂量
摘要:面神经的修复有赖于神经的再生。近年来发现过量一氧化氮(NO)是导致神经细胞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抑制剂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有促进作用[1,2]。我们用电生理学的方法,探讨NOS竞争性抑制剂L-Nω-硝基精氨酸甲酯(N-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L-NAME)对面神经再生的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1. 分组:选取杂色短毛,雌雄兼用豚鼠43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15、13、15只豚鼠,右侧为手术侧,左侧为空白对照。横断面神经颊支后立即用硅胶神经再生室桥接,微量注射器将L-NAME(Sigma公司,美国) 注入第1组动物再生室,第2、3组注入生理盐水,第2组腹腔内注射L-NAME,每组再分成4周和8周观察2亚组。药物剂量和面神经手术方法见文献[3]。 2. 诱发性口轮匝肌肌电图检测:实验动物在术后4周、8周再次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行诱发性口轮匝肌肌电图测试。暴露损伤侧面神经后,双极针状银电极置于距茎乳孔2 mm处为刺激电极,采用0.75 mA脉冲方波直流电刺激,波宽0.1 ms,刺激频率1 Hz,带通滤波1~2 kHz,扫描时间20 ms,灵敏度2 mV,并将针状记录电极置于同侧的口轮匝肌,参考电极置于同侧耳廓,对侧耳廓接地,信号经Spirit诱发电位仪(Nicolet,美国)处理。对侧用相同的方法记录。
友情链接